间,特别是在最初的3年里面,护航航母有大约70%的时间在执行跟护航无关的任务,比如向前线运送作战飞机,甚至是直接参与作战行动。即便在战争后期,护航航母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做本职之外的工作。关键是,护航航母遭受的损失,仅有不到三分之一跟护航作战有关,另外的三分之二都是在执行非护航任务时所遭受。
可见,实战对护航航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
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帝国海军决定在“替代型航母”的基础之上,研制一种性能更加强大的中型航母。
这就是“增强型航母”。
要说的话,“增强型航母”的发起时间并不晚,几乎是跟“替代型航母”同时开始,只是推进速度慢得多。
道理也很简单,条件不成熟。
不要忘了,大战才爆发,主要造船厂的头号任务是建造航母、巡洋舰、驱逐舰、两栖攻击舰与大型攻击潜艇等主力战舰,即便是规模较小的造船厂,也承担起了辅助舰船,以及运输船只的建造工作。
此外,建造舰船的数量,不但受到造船厂限制,还跟钢铁的产量直接挂钩。
帝国的大型钢铁厂几乎都在沿海地区,而且紧挨着港口,主要就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