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也就是低强度作战任务,比如在登陆作战行动当中为陆战队提供空中支援。
严格说来,这正是在启动“增强型航母”时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帝国海军的小型舰队航母主要用于登陆作战,到后期更是直接编入登陆舰队。
从这个角度看,“增强型航母”更像是新时代的小型舰队航母。
当然,得益于技术进步,特别是舰载机大型化,“增强型航母”没办法小型化。
只是,相对于增强作战能力,更加得控制建造成本。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太昂贵,不如建造作战能力更加完善的大型航母。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在设计阶段提出的唯一要求。
在“替代型航母”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军舰的设计标准提高生存能力,并且把建造成本控制在“替代型航母”的150%以内。至于具体的性能指标,比如载机数量与持续作战能力可以略微降低。毕竟“增强型航母”也主要在后方活动,能够方便的获得补给,不存在得独当一面的需求。
按最初的设计方案,“增强型航母”也就是通过牺牲载弹量、载油量,并且缩减机库面积来增强生存能力。简单说,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