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舰执行护航之外的任务,所以需要一种能够顶替快速战列舰,专职掩护航母的大型战舰。
显然,大型巡洋舰项目由此复活。
其实,这跟前面提到的因素有关。
在实战中,掩护航母的大型战舰的损失率,以及战备完好率都在航母之上,因此护航战舰的数量可以适当减少。
关键就在这个“适当”上面。
没人知道,在下一场海战中,会有多少艘护航战舰战沉或者受损,也就无法提前决定护航战舰的建造数量。
那么,就只能在造价上做文章了。
简单的说,就是建造一些价格低廉的护航战舰,确保在快速战列舰顶不上,或者说不够用的时候,能够顶上去。
正是如此,大型巡洋舰项目重新上马。
直到这个时候,帝国海军内部仍然存在着反对声音。
关键就是,此“大型巡洋舰”非彼“大型巡洋舰”,战前与战后的两种大型巡洋舰根本就不是同一种战舰。。
做出调整之后,大型巡洋舰不再是“巡洋舰杀手”,而是成了“航母保镖”。
简单的说,除非是跟掩护航母有关的,其他任何性能都可以降低,甚至是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