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的设计版本当中,帝国海军为大型巡洋舰配备的200毫米舰炮,数量都是重巡洋舰的标准配置,3座三联装主炮炮塔,因此除了因为排水量更大,在高海况下的射击稳定性更好一些之外,主炮火力并没有超过重巡洋舰,反到因为舰体大,被单面积大,在对战中反而占不到便宜。
正是如此,在设计阶段,大型巡洋舰依然遭到众多海军将领反对。
只是,所有人都得面对现实。
最严峻的现实就是,帝国确实没有足够的大型船台,在保证航母建造工作之后,还能建造足够多的快速战列舰。
“南珠海”级的建造工作因为船台不够而多次推迟。
按当时的规划,最多能用三分之一的船台时间建造护航战舰,另外三分之二的船台时间都得用来建造航母。如果依然选择快速战列舰,就无法达到一比一的标准。因为战列舰的建造工序更复杂,占用的船台时间更长,所有只用一半的船台时间,建造数量大约只有航母的三分之一。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就算快速战列舰的战损率远低于航母,也不可能只有航母的三分之一。
正是如此,在“行省”级的建造工作启动之后,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