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玉参与围剿张献忠的一场大战,几个流寇大头目被干掉了,献贼丢了全部步兵仅仅带着老营骑兵几百仓皇远遁。
但是从此以后白杆兵就陷入内战的泥潭一直到崇祯十五年,最后的结局是马祥麟坚守襄阳孤军无援城破后慷慨殉国。
马祥麟和张凤仪都是大明英烈,可惜不是死得其所,都是死于内战。
关键所在还是末代的大明太适合滋生流寇,秦良玉、马祥麟、秦翼明、张凤仪等等白杆兵将领在粮食短缺物质匮乏的环境下只会越打越弱。
因为他们做不到如“贼将军”左良玉那般抢劫老百姓、裹挟良民比流寇还要凶恶三分。
黄汉从倭国回来之时带回了几十艘海盗、海商的武装商船,体系内又建造了二十几艘排水量四五百吨的专业商用的老闸船下水。
加上原有的商船,运力仅仅是运送漕粮做朝廷的生意已经富余。
发展民间运输增加收入锻炼水手搞活贸易刻不容缓,为此黄汉成立了“日月海运”,现在已经拥有了几十艘可以经过南通州沿江而上直达石柱排水量四十到一百吨的小型船舶。
也不知白杆兵回川之时朝廷会不会布置任务,如果没有这样的安排,黄汉大可劝马祥麟和秦翼明利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