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在西汉末,新莽时和东汉前期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的。
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
到了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四十二章经,那里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
因此,在中国佛教史,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佛教传入中国时间比较早,但是由于当时儒家兴盛,所以佛教发展十分受限,直至五胡乱华之后,佛教才开始兴盛。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丕、孙权都信佛,甚至还大兴佛寺,这也是佛教一贯的做法,就是将君主发展成佛教信徒,那么佛教的发展就不用愁了。
西晋年间,官方与民间的佛教信仰,逐渐普遍。相传西晋时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的寺院一共有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余人。
东晋朝廷中奉佛的也很多,晋元帝、晋明帝以宾友礼敬沙门,晋元帝又造瓦官、龙宫二寺,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