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人自命风流,出入青楼画舫者不在少数,他们不以为耻,反而以能和秦淮河上的名妓发生点事情,而引以为傲,乐于成为人们的谈资。
钱谦益六十来岁,半截入土,对此事也是乐此不疲。
这时他与几人都是文士打扮,上了一艘画舫,那画舫立时就慢慢离开了河边,不多时,画舫内乐声四起,满是欢声笑语。
在画舫内,莺莺燕燕们弹词唱曲,雅座里则坐着钱谦益,还有武昌来的几位客人。
其实钱谦益一把年纪,想玩也玩不动了,他已经很久不来秦淮,今天过来,主要是陪客,接待一下武昌过来的客人。
这是江南的风气,不管大事小事,都喜欢在秦楼和画舫上谈。
这时画舫上,钱谦益正与几人寒暄,一艘小船,却靠上了画舫。
一个穿着锦袍,缠着革带,腰坠玉佩,头上戴着玉冠,又豪又英武的年轻人,忽然走进来,给钱谦益行礼道:“老师,遇见大樽先生了。”
陈子龙官位不高,不过在士林名声却很大,他也是江南社党中人,但却与钱谦益不是一路人。
“怎么遇见他呢?”钱谦益微微皱眉:“他上来没?”
年轻人作揖回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