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义欢回到长安次日,各种奏折便一封接着一封的过来,弹劾鲁义方失察,怀疑江南商贾士绅与朝中官员勾结,请派官员巡视江南。
鲁义方顶不住压力,上书请辞,高义欢自是不许。
此时高义欢已经明白,军资案已经成为朝中一些大臣的借口,其真实目标,是为了打击东南官绅,维护北方勋贵集团的利益。
高义欢是支持东南工商业发展的幕后推手,鲁义欢一走,他就得直接面对大臣的压力,他自然不乐意,于是很不厚道的挽留鲁义方,让他接着在前面挡子弹。
据说在鲁义方主持,支持江南工商业发展的具体事情后,便有勋贵宗亲直接堵门,质问他为何要将原本给关陇的军资定单,转给江南?
为何不给支持大魏打下江山的他们,反而资助敌人,而鲁义方自是哑口无言,不可能说这是皇帝的意思。
这件事情高义欢确实不厚道,别人追随你打江山,就是要打倒旧贵族,自己当新贵族,你现在打完江山,居然把他们该得的好处,给了那些腐朽的东南士绅商贾,实在说不过去。
因此高义欢不可能承认是他的意思,若是他直接出面,便是自绝于勋贵集团,使得勋贵离心,后果是不堪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