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策可教将军。其上策,以退为进,唯不争而无人与之争——将军可将冗余兵卒,交付于我,留镇兖州,唯选精锐为一旅,奉命东守徐方。如此,则谤言必息,谗语不进。我料司马睿必不肯从华,则将军异日渡江而南,建杜成侯(杜预)、王武侯(王濬)之功,不为难也。”
苏峻假模假式考虑了一下,就问:“其中策为何?”
他根本就不打算听从裴通此言,因为这所谓的上策,其实不用人教——我若肯如此做,还用巴巴地跑来献媚,求你帮忙想主意吗?
裴通便道:“其中策,我可上奏为将军求三旅,将军亦须书奏,与我奏同发。将军于奏中,剖析忠悃之心,请朝廷别遣将为三旅之帅,而将军以徐州都督之任总统之。此外,还须任子……”
苏峻追问道:“必须任子么?”
裴通笑道:“将军不求世代富贵么?任子可充宿卫,侧近天子,岂非佳事?”
“任子”一词,其实有两种解释,一是人质,即为了取信于对方,而把亲近子侄送去做人质;二是汉代的任子制度,即高级官吏(二千石以上)任职满一定年限,可以保举子弟一人充任郎官。
汉代的主要选官制度为察举制,魏晋为五品中正制,唐宋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