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更无效果了。
大魏的吏治从清明到贪腐,甚至地方官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也是无人管制,这种局面自文宗年开始,成宗年间开始暴发,到崇德年间,天子急于求治,但求地方官员能交上赋税,交的多,则有功,交的少,则有过,而不论灾害与地方收入如何,更不论操守。
这使得官员们开始为所欲为,甚至鱼肉百姓。
福建路的情形在此之前还算是好,开海地方,工商贸易发达,人们见识多,官员们也不好做的过份,吏治较其它地方要清明的多。
荆湖南路和北路盗匪横行,也是与官员贪污腐败有相当大的关系。
官场的风气,也是由清明转向彻底的败坏。
徐子先上次入京,参与的都是政变大风潮,都是转瞬生死的大事,是以对京师的风场官气,还是缺乏了解,只是泛泛而观。
事实上,从文宗之后,官场风气就相当稀烂了。
“兄长估计还会有信过来。”小妹也没有当成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建州和汀州都是闽铁出产的重镇,特别是谷口镇的铁,质量好价格低,所以南安侯府此前就在谷口就近大量购买。
如果王越找麻烦,了不起绕远一些,去汀州购买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