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坦克这种堪称陆战之王的重型装备诞生之日起,其脆弱到如同纸糊一般的车体和炮塔穹甲便自始至终延续至今。
相比起可以抵御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乃至现代反坦克导弹正面直射的厚重前装甲,现役主战坦克们那和二战时期坦克几乎相差无几的脆弱穹甲基本上只有30-50毫米的匀质钢装甲防护。
如此单薄的装甲别说是防御大口径穿甲弹和攻顶反坦克导弹了,即便是连发射穿甲弹的大口径航空机炮都可以轻易将其击穿,更不用提空优战机从上而下发射空对地反坦克导弹亦或是航空火箭弹将其击毁了。这也正是为什么不论是多么强悍的现代坦克在面对空袭攻击时,总是装甲防护形同虚设般脆弱不堪的真正原因。
如此这般设计自然不可能是因为设计师粗心大意或料想不到所致,只是因为现代主战坦克们动辄就60吨起步的重量级吨位实在是没有办法再扛起更重的装甲了。
在要保持高速机动性不变的情况下,60-70吨的战斗全重就已经是这个时代人类所能制造出的主战坦克极限吨位。
而一旦超过了这个阈值,那些达到了80吨乃至90吨级别战斗全重的主战坦克速度便会开始直线下降,从而失去机动性这一在现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