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三国演义的故事已经成熟,所以杨济将其编成剧本毫无压力。
另一个剧本,是《倩女幽魂》,这自然是宇文温根据看过的经典影片改编而来,这年头不可能做出逼真的特效,所以借用了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将各种特效尽量表现出来。
妖魔鬼怪,还有什么飞剑、化形、斗法等等,都可以用皮影戏表现出来,现代影视剧的各种脑洞,让宇文温在这个时代“重现”。
加上各种音效,以及那吓哭无数小朋友的旧版《聊斋》电视剧片头曲,称得上是这个时代无人可敌的“特效大片”。
制片人兼导演宇文温、编剧杨济、声乐指导郑译,三人构成皮影戏“铁三角”,琢磨了许久,才把剧本、配乐敲定,然后还得培训相关人员。
这件事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理所当然由“业内专家”郑译来做,极度希望淡出朝廷视野的沛国公,正是无官可做闲得无聊之际,宇文温有事安排给他,那是再合适不过。
当然合适,票房有分成,郑译就算看在钱的份上,也得认真办事,制片人宇文温,就只管拨钱。
制片人兼导演,不就是负责大把花钱,然后晚上在房间里给女演员“导戏”么?
宇文温对野花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