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以宁猛力为代表的安、黄、越州郡官员(实际就是当地豪酋、俚帅、洞主世袭),希望能得到新朝廷的大力支持,说白了就是希望新朝廷能继续推行“当地人治当地”的制度,不要更改。
以安州宁氏为例,宁氏在岭表定居已经数百年,到了梁陈之际时,宁猛力之父宁逵任安州刺史,宁氏为了守住自家基业,自然对安州的安危很上心。
很简单,安州在,宁氏基业就在,子继父职的宁猛力,常年带兵讨伐那些不识相的西原蛮,但也会和其中愿意共处的部落交往做买卖,即所谓的软硬兼施。
可若是朝廷派官员来做安州刺史,其人未必会为安州早想,为了早日调离这穷乡僻壤,可想而知会不择手段刷政绩,要么不分青红皂白对所有西原蛮动武,要么就是巧取豪夺,最后逼得对方站在官府对立面。
这些外地来的官员,弄出事大不了拍拍屁股离开,留下的烂摊子还得以宁氏为的当地人来收拾,可砍树容易种树却不容易,安州底子薄,经不起这样子的折腾,黄州就更不用说了。
一番诉苦之后,宁猛力起身行礼:“大王,宁氏等各地领愿为朝廷戍守边陲教化百姓,绝无割据自立之2心,所以,宁某斗胆,想请求大王向朝廷进言,让安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