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长达数年的激烈争斗,当然这场商战是由太古、怡和发起,故意压低船价,企图以低价格挤跨轮船招商局,不过李鸿章一面不断给轮船招商局注资,一面将清廷的漕运都包给轮船招商局,以保障招商局的收入,结果反到是太古、怡和首先抗不住了,只能和轮船招商局协商上海航运市场份额的分配。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对外商战胜利。
不过轮船招商局与太古、怡和协商之后,三方反而联起手陇断了上海的航运市场,使航运价格大幅上涨,甚致出现了从湖北到上海的船票最高达到2000白银。而这也成为轮船招商局被后世诟病的地方,不仅没有保护民族利益,相反还和外国资本勾结起来,掠夺民族财富。
在华东政府航运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太古、怡和曾打算采用价格战的方式,挤走华东政府,并且还想拉轮船招商局一起入伙。不过华东政府却主动找太古、怡和,以及轮船招商局,要求协商航运的价格,并且严正警各方,不要试图和华东政府打价格战,因为自己有华东政府的内部物流为保障,根本不怕他们的价格战,而且一但那方首先发起价格战,将会遭到华东政府的强力报复,华东政府会在山东、天津各港征收高额的入港费。
而在华东政府的强势压迫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