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聊了一会公事,包拯道:“经略,还有一事。我在河曲路为转运使,不过一应军资,朝廷运到这里,都是由李复圭接应安排。各州钱粮,也都隶经略司之下,不是办法。”
杜中宵道:“此事易办。以后钱粮来了,龙图与李复圭同办。多少归于转运司,多少为军需,自由你安排。归于转运司的我不过问,归于军需的交予李复圭,龙图也不必多费心。”
包拯想了想,摇摇头:“罢了,河曲路现在一切军管,官吏不齐,归于转运司又如何?只需李复圭接收军需,另给我一份清单就好。还有各州县钱粮,转运司也要过目。”
杜中宵自无异议,点头同意。自己带大军在外,没有其他的官员监察军需,朝廷怎么放心?刚刚打了胜仗无所谓,时间一长,自己在这里军政兼管,做不长久的。
宋朝对军权防范最严,带兵多的武将,事事不能自己做主,军需更是被经略司控制。杜中宵以文职统兵,时间长了,文官也不会被信任。要防止尾大难调,最有效的办法自然就是流官,到任之后调走。营田厢军杜中宵带了多年,这个时间会短得多,越是想控制越控制不住。
与包拯分别,看看天已近中午,杜中宵想到食堂吃餐饭。正要前去,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