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部一万五千余人,则早就调到滨州一带去了,李率泰本人也上任滨州海防总兵多时了。
全军不到二万五千人,即便因为是戍守战兵比例高一些,但清军依然不敢出城野战。他们手下的绿营除了三分之一来自宁夏、陕西等地有些战斗力外。其余三分之二基本都是在山东收编的地方杂牌明军、土匪和团练地主武装。战斗力很是一般。拿来守城的话还马马虎虎。若是出城野战的话,以如今黄衣贼屡屡大胜的高昂士气来看,他们恐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既然清军不敢出城作战,那么东岸人便也不再客气了,大群军夫们在野战部队的保护下开始修筑工事,誓要以此为前进基地打破清军的乌龟壳。他们在扬州时对上的石廷柱部还比眼前这些清军数量多呢,同时也有城高池深的扬州城墙,但还不是照样一推到底。打汉军绿营。他们可是丝毫也不会含糊的!
就这样,直到7月20日东岸人在前线粗粗修建起了一座能够容纳两万人的木质组合式营寨,清军除了在夜间发起了几次中等规模的袭击外一直没敢出城野战,眼睁睁看着东岸军夫们将这个营寨修成。
营寨修成后,东岸军队便有了落脚之地。特别是他们的炮兵,能够在野战部队的护卫下前出寻找清军城墙薄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