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以为未来的发展积累基础。
此时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潘彦潘老头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电磁感应的原理,而潘寅则在几名年长学生的帮助下,手忙脚乱地摆弄着一些诸如铅酸蓄电池、天然磁石、通电线圈、铜(银)质导线、测量电表之类的玩意。以让学生们进行观看。
“高年级的学生也许已经见过了。可以继续做你们的作业。”潘彦扶了扶眼睛。面容严肃地说道:“低年级的学生要仔细观察,电和磁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电可以产生磁,磁也能用来产生电。看到没有,用线圈切割磁感应线就会产生电流,看你们师兄手里的电流表,指针是不是在动作了?这就是产生了电流了啊,也说明磁确实能够产生电!”
由电学所手工制作的电流表看起来相当原始、简陋。指针刻度的准确性也很让人怀疑,只能粗浅看出其指针在抖动,但你要说这电流是多少,使用电表的潘寅能根据刻度给出一个大概的数值。什么?你要更精确的?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大致准确就可以啦,现在要求还没那么高。
班里此时在上课的学生大概有十五六人的样子,基本都是高中一年级的;而在埋头做作业的所谓“高年级学生”(主要是高中二年级,目前东岸学制虽几经改革,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