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太宗以讨弑逆、拯汉民、复旧疆、防后忧为由,诏谕天下伐高句丽。公元668年,总章元年灭高句丽政权。唐于辽东故地及高句丽旧壤设安东都护府,通化为河北道安东都护府哥勿州都督府管辖。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领大祚荣建立震国。公元713年,光天二年,唐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自此更名为渤海国。通化属渤海国西京鸭绿府正州,正州治所即今通化市境内。通化县四棚乡三棚村出土的渤海时期金钵是这一时期的例证。
公元926年,契丹灭渤海,更名东丹国,通化属之。公元117年,辽开泰六年,通化为东京道辽阳府正州所辖。公元1115年,辽收国元年,为牵制金兵南下,辽以六万军来攻照散城(今梅河口市山城镇一带),金将阿徒罕星夜弛援,夜渡益褪水大破辽军,乘胜攻占辽阳。为纪念这次大捷,在今梅河口市小杨乡庆云北山一块巨石上,镌刻了“大金太祖大破辽国于节山息马立石”的摩崖碑,即今梅河口市小杨乡的庆云女真摩崖石刻。
金时,金太祖灭辽,通化属金之东京路婆府管辖。
公元1234年,蒙古军陷金,东北全境为之管辖。通化属沈阳路。
公元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