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口处理还是不行,剁多了起卷,折断。所以《水浒》里一直在切,从来不剁,不信你去翻。
把肉切成臊子肉糜,要多费工夫。郑屠花一个小时才切出十斤,属于情理之中。
宋代饺子馅、包子馅、馄炖馅什么的,并不精致,就是一些肉粒。因为只切不剁,弄不了太细碎。
关于钢刀的问题,描写杨奇那口刀时就闪过了一些杂念。古人缺乏成熟的表面处理工艺及元素组分掌控,靠经验,靠天吃饭,宝刀出世全凭运气。
不过我写的是科幻,又不是科普,费那个神干嘛。
但郑屠只花五分钟就剁好十斤,也没那么快。
哈,他不有四个熟练刀手吗,难道会自己老老实实弄?这些画面之外的东西,靠大家脑补,一一交代就成流水账了。
关于铜器的使用,有书友提到铜是重金属,毒。
其实铜器使用在华夏有悠久历史,一直延绵到现在。铜表面容易钝化,导致铜元素渗透进人体的量不太大,肝脏可以排毒。一旦超剂量才出问题,锡壶、铝锅也如此。
关于设定的背景。
历史上没有这样一个具体时代,却可以找到几乎所有过去的影子,无论美好还是不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