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谱,而是因为尚书台分曹治事,规制上而言近半的台城几乎都归其管辖。
尚书台的分曹也是随着时代不同而有所增减,从最基本的六曹,逐渐发展到二三十曹。直到隋唐时期,又合并成为六部,至于其他的分曹,便都分属为六部的各司。
尚书台的权柄变化,也称得上是一部逆袭史,原本只是隶属于少府的属官,负责管理典章图集,后来东汉时期便渐渐政事汇总,被皇帝用来分权三公,成为最高的行政部门。
可是到了魏晋时期,尚书台又尾大不掉,成为皇帝需要提防的对象。而后便有了中书掌管诏命,用以钳制尚书台。可是到了南朝时期,就连中书也成了需要被提防的对象,于是又有了寒门掌机要。
所以古代的政治构架演变也真是有意思 ,尚书、中书、秘书原本都是近侍之臣,皇帝为了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便提拔这些易于掌控的侍臣,可是很快这些侍臣在有了权力之后,又都纷纷站到了皇权的对立面,似乎成为一个无解的循环。
沈哲子在尚书台内也没有寂寞太久,刚刚坐下没多长时间,庾条已经匆匆行来,进门后便指着沈哲子大笑道:“维周也终于不能远遁于罗网之外,今日后便要为台中循典之徒。”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