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林星朗的信念给张氏听,张氏笑容越发灿烂。
陈家村的孩子不在限于英国,更多的将目光放到了美国日本。海鸥号修好后已经到了1910年,陈继民带着家人去了普吉岛。陈家人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的美景。
“怪不得你不回去,这儿是真好!”张氏不住赞叹。冰兰的洋房很别致,欧洲风格,里面陈设很华丽大方。房子采光好,比中国式建筑明亮宽敞通透。
三位嫂子更是羡慕,原来陈家最有钱的是这个小姑。男人则是去工厂参观生产,都是先进的设备,厂房干净的看不见尘土。地面光亮照人。简直比家里还干净。陈继民解释:“生产药是有规定的,不能有尘土,那是救命的药”
几个大男人忙点头算是受教。工人都是干干净净的,就看管巡视设备,只有包装的都在忙碌。家属区的住房很规矩,“都是大妹盖的,让厂里工人住,每月要一点房租”陈继民道。
这简直比自己住的都好,陈阿昌等人接受不了,这不把工人供上天了?养这么多人得多少花费?卖的药够挑费吗?
冰兰不在意男人复杂的心思,自己努力与他们没什么关系。一家欢欢喜喜算是度假,冰兰与三位哥哥(大哥加两堂哥)谈起以后道:“新加坡那边你们可以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