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模块。
左上是文本时间轴,一行一句文本,对应着音频时间线。左下是角色窗口,从剧本中自动识别出的几个角色已经整整齐齐排列在里面,点开之后是自定义角色卡,包括该角色的音色、情感滤镜、语速语气等等。
右上是属性编辑器,右下是音效素材库。
整个页面最下方是一条多轨道时间轴,可以对音频进行整体的编辑。
这么一看,这个软件就已经专业得不行,UI设计功力不逊于adobe系列。
第一步依旧是选择音色,但不再直接输出音频,而是选好音色后,填到角色卡里。
邵逸明选完第一个角色的音色就悟了,他应该先把这些角色卡填满,然后再去调整生成的音频参数。
除了常规的语速语气等,角色卡里还有“情感滤镜”选项,可以选预置的,也可以自定义。自定义窗口里足有二十多个情感维度,开心、同情、嫉妒、失望……二十多个滑条看得人眼花缭乱。
一个角色不可能永远高兴或永远悲伤,邵逸明填完第一个角色,想了想,复制出一份,在角色名字后面加了个括号(低落),微调了一下参数,换了一个滤镜,用来表示该角色不开心时的状态。
很快,各个角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