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百战不殆算无遗策,但这宋恒的表现不得不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康县、阶州接连两把,燎原之势不可阻挡!
“阶州危殆,鸑鷟暴露……”腊月廿一,紧急军情纷至沓来,罗洌岂能不气急败坏,他对王妃立誓要杀的灭魂,至今八字还没一撇。
作为离阶州最近的一支兵马,罗洌苦于被西和的宋将李好义拖缠,非但不能驰援,还被牵制在七方关对垒。
对此,罗洌不是没想过正面冲突以外的办法:“李好义和宋恒不同,他是南宋官军,理应服从吴曦。”
正巧这几天完颜纲派特使代表圣上正式册立吴曦为“蜀王”,吴曦恰好有亲信在西和、可以去给李好义下撤退令。那是准备代吴曦去金廷面圣的郭澄等人,把全蜀地图、吴氏谱碟等重要信息都给了金军,于罗洌而言自然可靠。
郭澄欣然愿往。然而作为吴曦的直系下属,李好义却拒不南撤。
“李好义,都统早已下令‘放弃关外四州,退保全蜀百姓’,你却赖在此地,是要抗命不成?”郭澄舔着脸还想蒙骗李好义。
“都统一言九鼎,李某岂敢抗命?所以在天水时毫不犹豫听令了,在西和时也想着要不继续听令吧,可是,就是因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