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从丘,丘乃受教于李聃,继崇周之礼统。
始于存养孝悌之元伦,终于化育参赞之德绪;行用于日常,治平于天下,固其盛德矣。
时移战国,孟轲出焉,亲亲而行仁。曰良知,曰良能,以性为善。崇尧舜之道,翼教民于顺,盖一变也。
再至荀卿,明王道,分天人,以性为恶。以隆礼尊贤而王,以重法爱民而霸。言导君以仁,齐民以律,盖又一变矣。
是春秋而下两百年,儒已三变也。
然三变皆有因,何哉?以世间固有万世不易之理,天下固无万世不易之人也。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
故诸经以《易》为首,得无由哉?
三教之由,或为教化之设。所为敷变,从俗而已。
昌期之说,以释间儒,盖其可诛之因乎?
油请疑之:今有大理一国,八府四郡,其境愈于西夏,而人口倍之。然不为皇宋患者,何也?是其国之俗,崇佛而好儒也。
则昌期之说,非为杜妄,实有秉之以治一国者。
效验于前,此油不解其一也。
宇内环视,皇宋所接者:曰辽,曰西夏,曰吐蕃,曰大理,曰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