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制中国,驭戎夷,岂斤斤言礼义可敌哉。”
李文钊对外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的心中,一人兴邦,说的就是外公这样的人,可比齐之管仲,蜀之诸葛。
立国后,外公就更忙了,元昊让他担任谟宁令之职,意思 是天大王,是元昊身旁的主要谋士,主持政务不说,同时也是夏国的精神 领袖。
大庆元年,西夏文字造立,成十二卷,字形方整,笔画繁复。
群臣上表称颂,元昊遂下令改元,将之尊为“国字”,强行在国内推广使用,规定“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
在外交文书中,凡与宋朝的文书交往,采用汉蕃文并列,而与其它少数民族政权交往,则采用双方蕃文并列。
之后外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教育上。搜罗人才,教授蕃汉官僚子弟,使学成后量授官职。
还督促各州设置蕃学,教育子民,外公也因此被西夏人亲切地称为“圣贤师”。
这是堪比汉人孔子的功绩。
可惜建国才五年,外公便因心力交瘁去世了。元昊“三临其丧”,痛哭不已:“何夺我股肱之速也!”
赠富平侯。
然后,政治风向慢慢开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