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卓凡还没有向全天下“读书人”同时开战的实力。
甚至也不是“改革”科举。一看到“改”、“变”一类字眼,立马会有一大堆“读书人”,针扎屁股般跳起来,“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嘛!
可是。科举不能不动了。
科举制度,可不仅仅是现代的公务员考试。这个制度,掌握和控制的,是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从开蒙到出仕,从资源到通路。
关卓凡要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工业化,就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最基本的近现代的科学、文明的启蒙,这个,现有的科举制度,自然是无能为力的;另外,近代化、工业化,需要海量的掌握近现代科技知识、具备近现代文明观念的人才,这些潜在的人才,都绑在现有的科举制度内,“皓首穷经”,关卓凡只能觑空子、抽冷子,吃一点这个制度漏出来的残羹剩饭。
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啊!
既然现在还不能搬开它,那么,就只能尽可能的改造它了,使它的正能量尽可能的多一点,负效用尽可能的少一点。
如何改造呢?前面不是说过,一提“改”、“变”,就会有人一跃而起吗?
我不提“改”,也不提“变”,嘿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