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内文卷,择司道一人代行,听候谕旨,方准离任。’就是说,得把差使交接了,才可以放开手这个规定,载于煌煌会典,合情合理,没有什么强人所难的地方吧?”
翁同龢呆了一呆,说道:“我又不是督抚……”
关卓凡打断了他:“皇上典学,事关国家盛衰气运,紧要之处,难道比不得一省的政务?叔平,不要说督抚、帝师。就是贩夫走卒,受人之托,办一件什么事情,中途放手。也要有所交代啊!”
说到“有所交代”,关卓凡的语气,已经变得冷峭。
翁同龢不吭声了。
关卓凡也不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翁同龢开口说道:“那么……同龢到底该何去何从?请王爷指示。”
关卓凡心中一喜,说道:“叔平。你也晓得,弘德殿的差使,倭艮峰一个人,是无论如何吃不消的,军机上已经着手替皇上寻找新师傅了,这新师傅找到了,你再交卸弘德殿的差使,岂非两全其美?”
顿了一顿,又说道:“另外,翁老夫人既是皇上师傅的高堂。身后恤典,两宫皇太后有意格外从优,还有”
关卓凡加重了语气:“也要加恩子孙的。”
翁同龢眼中波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