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明发上谕,一共两道。○
第一道是给轩亲王的,依旧是温言慰勉,催促其尽早“销假入直”。
上谕中说,该王“虽染微恙”,但是,“王为天子荩臣,国家硕辅,必能力疾从公,报称惟殷。若有不胜繁钜之处,卧而委之可也。”
你既然是“天子荩臣,国家硕辅”,那么,“虽染微恙”,也应该“力疾从公,报称惟殷”——这算是小小的将了关卓凡一军。
至于“若有不胜繁钜之处,卧而委之可也”,意思 是说,你虽然身子骨儿不大舒服,可是俺晓得你体气壮,,“醇郡王不经之说,本应原折掷还”,可是,“宪乌啾啾,不废台柏”,因此,朝廷“不罪其言”,只是“着传旨申斥”,“翼该王修身自省,谨言慎行。”
这一段话,寥寥数语,但是蕴意相当之丰富、复杂。
《汉书》载,彼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因此,后世多以“柏台”、“乌台”来指称御史台。
御史台亦称“宪台”,上谕中所谓“宪乌”,即《汉书》中所载之“野乌”,“宪乌啾啾,不废台柏”,意思 是不能因为野乌聒噪,就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