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和皇夫的脸,一起打了呢。
争议的题目是:这个“入直、觐见,许着军常服;筵宴、典礼,许着军礼服”的礼仪,到底是尊崇皇夫呢?还是皇夫本人“谦和冲退、自请逊抑”呢?
明明是“不跪之臣”,居然被解读成“谦和冲退、自请逊抑”,这个,也真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持后一种看法的人,有着似乎颇为充足的理由:
轩亲王军服面圣,这是古人“负弩前驱”之义啊。
所谓“负弩前驱”,是汉朝地方官迎接天子的礼节,即背负弓箭,在前头开路。
推而广之,“负弩前驱”的花样,又不仅仅止于君臣之间。
譬如,司马相如拜中郎将,建节往使西南夷,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
又,霍去病出击匈奴,河东太守负弩郊迎。
总之,是对迎接的对象表示特别尊崇的意思 。
持此观点的人说,军服,相当于“弩”;轩亲王着军服,即相当于“负弩”。本来嘛,皇帝、皇夫,可以算是“敌体”,轩亲王却在天子之前,自居于地方官的位置,这不是“谦和冲退、自请逊抑”,又是什么?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