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持此观点的人,并不算太多,但是,愈往后愈多,因为,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军服不算正式的官服,地位是比不上朝服的,轩亲王弃朝服而就军服,确实是“谦和冲退、自请逊抑”。
这种观点,对关卓凡来说,有利有弊。
有利之处,自然是忽视了他的“不跪”、“不臣”;有弊的是,他的“衣冠革命”,还没有正式开始,就被小小的打了一个折扣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官泄”归“官泄”,不过,有人有空儿去琢磨皇夫礼仪里边儿藏了什么花样,有人却没空儿想东想西——譬如,礼部尚书万青藜。
立嗣皇帝的懿旨,既然已经明,眼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嗣皇帝的登基大典了——登基大典向例由礼部为主操办,一看到明,万青藜和礼部上下,便开始动作起来了。
本来,登基大典虽然王爷今儿个下值之后,会过小苏州胡同来。
然而,到了小苏州胡同,却大大出于意料——
敦柔公主不在府里。
关卓凡不由愕然。
一路之上,他都在“培养情绪”,这下子——
“回王爷的话,”管家低眉顺眼的说道,“恭亲王福晋身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