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普鲁士、俄罗斯、奥地利、荷兰等泰西七国公使,加上被法兰西代表的西班牙,八国使臣如期观礼登基大典,并觐见洪绪皇帝。m
不过,关卓凡并不以为群臣匍匐舞蹈、三跪九叩的场面,适合叫国际友人“观礼”——这个场面虽然壮观,代表的,可不是历史的进步!再者说了,中国人都跪下去了,留八个洋鬼子直统统的杵在那儿,算怎么回事儿?这个“身高差”,可一点儿也不萌!
事实上,八国使臣是未正——下午两点进入紫禁城的,彼时,登基大典已经结束了,因此,八国使臣“观礼”的,其实只是“盛陈威仪”的“法驾卤簿”。
一日之内,皇帝第二次御前朝,在中和殿接受八国使臣的致贺。
对于中和殿这个觐见场所,八国使臣都十分满意。
之前,中国君主接见外国使节,规格最高的场所,是乾清宫——穆宗奉两宫皇太后接见“美利坚访华代表团”的那一次;后来,英、法、俄、荷四国公使请按《天津条约》觐见,并递交国书,觐见场所的规格,就降低了,放到了西苑中海的紫光阁。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彼时的朝臣,对使臣入觐的礼仪,有重大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