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举动,引起了朝廷的警觉,待确定鸡笼确实富藏煤矿之后,立即实施矿禁,无论官民,皆不许问津。
嗣后,泰西各国不断向朝廷要求,开采鸡笼及周边煤矿,皆为朝廷峻拒。
矿禁的政策,一直持续到关卓凡主政的前期。
这是必要的。
道光、咸丰时期,中国并未进入蒸汽时代,对于中国自己,煤炭的作用是极有限的,开采鸡笼煤矿,纯属“资敌”。
同治时期,包括关卓凡主政的前期,中国虽然开始迈进蒸汽时代,但是没有自己的近现代化的海军,台湾孤悬海外,在泰西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国对于台湾的控制,变得异常脆弱。
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鸡笼如果大规模开采优质煤炭,必然等于投肥羊于群狼,时间一长,莫说鸡笼的煤矿了,就是鸡笼这个地方,甚至整个台湾,是否还为吾所有,都不大好说了。
因此,这个矿,不能不禁。
不过,禁归禁,利之所趋,偷采是从来没有真正停止过的,只不过规模大小不同罢了——盯得紧一些,偷采的规模小一些;盯的松一些,偷采的规模大一些大。
随着新政、洋务的高歌猛进,很快,中国自身对煤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