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主导整个北美的家庭影像市场。但李轩非常明白美国娱乐工业之发达,很难由一家公司垄断全部版权内容。
所以李轩早就悄悄瞄准了,整个录像发行产业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录像租赁店。美国现在的录像租赁市场还是一盘散沙,并没有全国性的连锁店出现。这对李轩来说无疑是一个机会,他只需花费少量资本,就可以轻松碾压那些各自为战的游勇散兵。
影片从院线下画之后立刻就会被制作成录像带进行二次销售。愿意购买新录像带的人。大都是电影的忠实粉丝。而制片公司为了促进录像带的二次销售,也常常会采取一些小手段来吸引这些死忠粉。比如增加一些未在院线上映中播出的镜头,或者增加一些幕后花絮镜头等。
但录像带的售价并不便宜。特别是那些精装版更是昂贵,动辄上百美元。真正愿意花钱买录像带回家收藏的。只会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更愿意花几美元,把电影租回家看一遍就够了。
撑起整个北美录像带庞大消费市场最主要的力量,还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录像租赁店。如果某部电影受欢迎,那么仅仅是这些租赁店购买的用于出租的录像带数量,就足够发行商和制片公司大赚一笔。
新版录像带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