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容臣细说原由。”
“讲。”
“臣是前朝进士,后屈从于大顺,再降清,世人皆称名夏为三姓家奴。”陈名夏坦言道,如同在述说别人之事,“可世人皆不懂名夏,名夏要得是国泰民安。”
“哦,你的意思 是,世人皆醉,唯你独醒喽?”吴争带着一丝讥讽道。
“不敢。”陈名夏拱手道,“臣事清,是不得已,曾倡导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之言,而获罪。逼不得已,只好自污,谄事睿亲王以求自保,故名声不雅。但名夏心在曹营心在汉,还望王爷明察。”
吴争没兴趣听这“曲线救国”的理论,擎起手中玉玦问道:“这玉玦从哪来的?”
“是多罗额附、火枪新军副都铳沈致远交给臣当作信物的。”
吴争诧异道:“沈致远亲手交给你的?”
“是。沈将军怕臣无法取信于王爷,故特意以此物为凭。”
“你之前与沈致远认识?”
“回王爷,年前才认识。”
“这就怪了,年前才认识,至今不到一年光景,沈致远能将如此重要之物相托于一个降清的二臣……你当本王傻吗?”
吴争厉声道:“从实招来,若有半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