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圣人不说‘王春正月’,而说‘春王正月’,加春于王者,寓意自然是要贯彻‘行夏之时’的大义。”
“行夏之时……”
魏无忌的脸上时而迷惑,时而惊喜,时而困顿,时而苍茫,喃喃道:“行夏之时……”
“圣人作春秋,正是要效三代之治,为万世立法。三代,有夏正、殷正和周正,此三正里只有夏正最顺天时,如殷正、周正,只能行用于一代,更不用说秦人之建亥了。你也说了,夫子空有圣人之德,并无圣人之位,他是无权也无力改正朔的,所以只能用夏时冠周月的春秋笔法,来达到垂法后世的终极目的。”
徐佑双手负后,一字字道:“《春秋》为经不为史,正在于‘行夏之时’四字!你们终日里说微言大义,却始终不明白,究竟什么才是圣人想要传之万世的大义!”
表面上看,“行夏之时”只是一个历法问题,孔子要推行一种万世通行的历法;但这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春秋》里所体现的原则、法度、精神和价值。一句话,《春秋》里的“大义”,是可以传之万代而不废的,这就是孔子“假天时以立义”所立的“义”。
咚!咚!咚!
脑海里雷声翻滚,乌云尽散,魏无忌踉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