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也会主动许配闺秀与他。为他操办婚事,何必急于一时?”
惠娘的话,再次说中老太太的心坎!
也是在沈溪得了府试案首后,到沈家跟老太太说亲的人太多,她心里暗暗得意,便将小孙子“待价而沽”,心想能让以前那些瞧不起沈家之人反过头求着把女儿嫁过来。那是何等吐气扬眉的事情?
但在听了惠娘的话之后,老太太又想:“我孙儿如此有本事,过早给他订了亲,他若将来有了出息,真有达官显贵想把女儿嫁给他,岂不是耽误了他乃至沈家的前程?”
李氏越想越是这么个理儿。点了点头:“那七郎的婚事,过两年再提。”
一句话,让惠娘和沈明钧夫妇同时松了口大气,本来老太太坚持两件事,其一是带沈溪回宁化读书,再则便是让沈溪年底回去定亲,都被惠娘一两句话就给说服……周氏愈发佩服这个能说会道的闺中姐妹。
本来李氏当天就要走,可周氏坚持让李氏多住一天,她好去买一些礼物让李氏带回去。
直到老太太进府城的第三天早晨。才由惠娘找了商会的马车,载着李氏和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宁化。
或者是李氏怕幺儿和幺儿媳妇多想,这次她提都没提要去杨家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