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不过临走时,李氏还是提了一嘴,让沈明钧夫妇去杨家那边叫上杨凌和夫妇,八月十五回宁化一趟,除了一家人团聚,也好出席沈永卓跟吕家小姐的婚宴。
这桩婚事拖了一年多。终于举行,虽然今年沈永卓压根儿就没来参加府试。但最终吕家还是屈服了。
老太太离开,周氏长长地松了口气,回到药铺第一件事情便是对惠娘表达感激之情,要不是惠娘,她跟儿子就要分隔两地,年底还得跟宁化本地的大户小姐订婚。
周氏认为。儿子是她一手培养出来的,当初李氏选择六郎读书,便证明她的眼光错得离谱,哪里有现在半道出来摘桃子的?周氏想的是,无论沈溪将来有什么人生大事。都应该由她这个母亲来规划,毋须别人代劳。
……
……
从七月开始,沈溪的学业骤然紧张起来,他要为来年的岁试和乡试备考。
岁试没什么,秀才升附生,附生升增生,增生升廪生,皆由岁考升级而来。但凡一省新提学到任后,第一年便会组织岁试,一方面是确定各县廪生、增生和附生名额,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乡试选拔考生。
按照规定,岁试按成绩共分为六等,其中列一、二等者,自动获得参加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