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容易,但说起来做起来可就难了。沈溪最开始就已经奠定“平”和“立足之稳”的基调,你把这张桌子翻过来。也找不出更多的大道理,只能依样画葫芦,跟着沈溪的论调走,不过在阐述上稍微变化一下。
几个人下来,苏葵便听明白了,这些人不过是拾人牙慧。
前面都已经说了。你还说,一个个不思进取,居然拿同样的道理来敷衍,明显是没把我这个提学官放在眼里。
接连听了六七个人,苏葵有些不耐烦了。摆摆手道:“格物之理,暂且到此。”
那些个一直想争着说话但没机会发表见解的,此时心急如焚,尤其是刚才两个被点名没答上问题的,他们生怕挽不回形象,会影响接下来的岁考和乡试。但苏葵很固执,说不听就不听,我跟你们探讨格物,那是教你们道理,你们回答不出,回家仔细思索,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苏葵又说了些关于岁考之事,言罢时间不早了,便起身离开,众人起身行礼相送。
苏葵没对沈溪有所表示,反倒是府儒学署教谕胡为潘临走时用愤懑的目光打量沈溪一眼,似乎沈溪已经上了他的黑名单。
……
……
众生员刚才还是灰头土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