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闵又通闽,意指福建人。自打景泰初年开始,这儿便成为福建人在京的一个重要联络点。
在商会概念还朦胧一片的时代,这种带有一定商会和同乡会性质的场所已经出现,而且发挥的联络沟通作用也是显而易见,至少福建人到京城,就算遭遇盗匪囊中羞涩,到这里也能得到一定庇护,会有人帮你想办法跟福建的家人取得联系。福建那边过来的信函,如果没有确切的收信地址,多半也是通过闵生茶楼转交。
沈溪和苏通来得早,茶楼里客人不多,多半都是福建举子,这些人年岁以三四十岁居多,家世普遍较好。
因为头年里福建乡试中,营私舞弊的情况非常严重。真正寒门弟子中举的就那么几个,而且这些人本该列于桂榜头几名,但张榜后他们最多吊榜尾,甚至有很多人悲惨落第。
沈溪则属于异类。
当然沈溪的家底也是相当丰厚的,福建省来京赶考的举人,许多都觉得沈溪是靠背后汀州商会的贿赂才有了去年乡试解元的功名,因此沈溪在得到很多同为纳贿中举士子的恭维之余,也遭到那些寒门举子的憎恶。
有些事沈溪没法解释,本来参加文会,目的是多结识一些朋友。至于这些朋友对他未来有什么帮助,那是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