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比也会很难看。
但换一个角度,一个人的智力再怎样高超,将一群人组织起来,从事研究,则所有研究者都会被“信息交流效率低下”所困扰。
人类拥有的交流手段,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而这些手段,就算其中效率最高的视觉,传递讯息的能力也一点都不强,即便借助学术论文、科研资料,研究者之间的沟通效率,也很难超过10~100bps。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人与人之间,联系愈加繁杂而紧密,这一问题便格外突出。
而利用FSCIM体系的计算机系统,则高效得多,哪怕微型计算机之间,彼此间的信息互联也能达到Gbps、甚至成百上千Gbps的速率。
通讯的优势,在一定系统规模的支持下,可以弥补节点的能力。
继而,在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创造出智力超越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系统,也会比想象中来的更容易。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1495年深冬,NEP_791地下建筑内的“强AI初号机”完成初步配置,各模块调试正常,等待阿达民审核一系列初始配置,将数据装入系统,就可以上电进行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