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角度来讲,这一动机和其他孩子的想法并无区别,效力却更持久,更加的坚持起来不需要任何理由,身在飞驰的车厢里,怯懦也没用的,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该做什么不是再明显不过吗。
然而正如他所料,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显然并不认可这一判断。
每天晨起,有规律的度过一整天,学习,进餐,锻炼,休息,方然的生活仿佛钟表一般精确,身体和精神素质的增强,让他得以奢侈的转移一丝关注力到周遭世界,顺便也就观察其他人的言行,看透他们的选择。
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一望可知,无非接受现实后的自我麻痹。
人终归有一死,孤儿院的小孩子都知道的事实,面对这无法逾越的铁一般绝壁,寻常人的反应无非是两条路。
一个知天命的人,要么自顾自的生活,跟着感觉走,就只当死亡是挂在天边的海市蜃楼,永远不会凑到近前,要么,就放纵而颓废的挥霍生命中每一天,赶在下车之前,恣意追逐那些五光十色的欲-望碎片。
不管选择哪一种,在死亡面前,无非都是跪地求饶的可怜虫。
“悲惨的结局,胜于无尽的恐惧”,一般人的想法大抵如此,承认死亡的必然,然后爱怎么生活就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