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结论,却反映了科学的立场,智力,与很多特性一样,本来就不是一个能将各种影响因素泾渭分明、彼此割裂的量。
迄今为止,围绕人类意识、智力的研究,仍然无法确切的指出,人的认知能力究竟是怎样实现的,自我意识的产生,乃至于智力的表达,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微观过程在发挥作用,进而,更无法阐明智力水平高下的由来。
至多只能通过观察、测量与分析,尝试度量一个人的智力。
说来讽刺,人,区别于一切自然界之物质,也区别于其他任何生命形态的本质特征,正是建立在自我意识之上的智慧,然而这特性,却又是那样的不可捉摸,那样的难易度量。
iq,telligene_quantit,是通行于旧时代的智力度量体系,只是一种建立在莫须有之假设上的“百分比模型”。
撇开其主观性、模糊性与不稳定性等诸多缺陷,其最大的弊端,在于iq只是一种“百分比”,原则上只能表征同一时代、同一测试体系的被测者之智力高下,只能横向比较,而无法纵向比较。
从这一角度,iq的高低,并无法反映不同时代之人的智力高下。
但,不管这一体系有多少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