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陈毓雷先生在镇江所见,加以解释说:“镇江与古瓜州隔江相对,形势险要,冠以炮架二字”联语气势不凡。只不过“锁”和“架”字俱为仄声,“塘”和“江”都是平声,玉不掩暇。
四、燕衔泥垒巢
读者所写之下联,燕属“火”部(构成燕字的下面四点象征火焰熊熊之貌),衔、泥、垒各有五行在内,其中“垒”字作动词用,但“垒”字也可当“壁垒”解,对“塘”字可通。只惜“巢”字属“巛”部,不属于“木”部。否则,是很符合规格的。可惜了!
五、茶烹銎壁泉
此联早在《羊城晚报》发表过,下联用倒装句,是用“銎壁泉”水以煮茶,而且平仄协调,意境佳美,烹茶细啖,赏心写意,且“銎壁泉”是有实地的。
该句最大特点是,上联五行悉在右,下联五行全移下。
六、烽销漠塞余
陈敬之先生之作,不但平仄协调联意通顺,且“五行”顺序和上联也一样。但有可能借鉴陈子升诗语。
七、灯铭水墨楼
陈正龙先生所作之下,宜古宜今,唯一“水”字独立为“五行”,与上联略起冲突。
八、灰堆镇海楼,炮堆镇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