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我是大圣师 > 第155章 文字(下)
起,就像一首首完美的乐章,一幅幅精致的图画。

    刘昌郝抄袭的这本《西坡对韵》也不完全是《笠翁对韵》,一是有的不能用,如“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三苏名气不小,但用了,以后弄不好就会卷入乌台诗案。还有一些这时代未出现的事物或人物,也不能用。

    二是笠翁对韵有一处致命的地方,语音的改变。

    如《木兰诗》,不要说普通话,即便按宋韵读,也不押韵,但在当时,它却是一首押韵的诗。

    北宋还好一点,金人南下,强迫中原人学习女真语言,随后是元人南下,发音到了明朝,已经有了许多重大的不同之处。然后清人入关,这次冲击是最大的,清朝的汉语就是普通话,后人高兴好不高兴也好,这是一个无更辨解的事实。

    李渔编写笠翁对韵,将声韵分成三十部,也就是三十章。但李渔可能因为出身的缘故,其许多韵脚与古韵脚不吻合。好在刘昌郝手机里还有一篇《初学晬盘》,虽然文字不如李渔的精美,韵脚更为准确。

    刘昌郝将两本书猱合在一起,又参照了宋朝编著的《广韵》,做了反复修改,于是出现了这本书。也不能叫笠翁对韵,刘梁村有蓑笠,不过笠始终带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