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两个字:惰性。
他拿着讲义就走了,高三的班级都是死气沉沉的,各自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倒是后排要话多些。
比如我前面的两个人聊得火热。
“今天这班主任好像比那老奶要话少”
“切,那些冠名堂皇的话,他要是牛掰,来教什么书啊,你知道他本来准备结婚的对象中途跑了,所以他拿我们发邪火”
“我听说不是死了吗?电视还报道了呢,说是去缅甸的游客山体滑坡什么的”
似乎他们并不买刚才台上那位“苦口婆心”的账,还翻起了他私生活的帐,老师的八卦向来是学生消遣的谈资,谁管你真相如何。
我坐在后面听着他们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有一种图样图森破的感觉,直到他们聊得离谱到我没办法在沉默,我插了一句:“哎,你知道他最后一句举棋子不悔大丈夫的前一句是什么吗?”
他们回的还挺快的:“观棋不语真君子”
“那你不感谢一下道破天机的小人?”
理背的都挺熟的,怎么就是不会用呢?我也不想跟现在的年轻人闹出不愉快,我也怕哪天走在路上忽然几个小青年忽然冲出来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反正给我的感觉就是太过于应试教育,条条框框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