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欲除之而后快,结果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直到临死时他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对周瑜、诸葛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并把诸葛亮智绝的地位发挥到极致。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不仅容貌出众,风流儒雅,讲求生活品味,还是一位胸怀韬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杰出将领。孙权赞他有王佐之资,称帝时还念念不忘,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史家也称他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
至于他的气量,简直可以用宽容大度来形容,刘备一次与孙权谈及周瑜,也说他气量广大。所谓的三气周瑜,只不过是家的杜撰罢了,却成为周郎身后数百年来的最大冤案。
周瑜与诸葛亮两人在正史上并无过节,也无正面交锋,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而周瑜病逝后,蜀国来吊唁的是庞统,也不是诸葛亮。
真假难辨的空城计,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在《三国演义》出现,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立即作好大军撤退安排,并亲引五千军到西城搬运粮草。
忽然飞报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杀奔西城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