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占据了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袁绍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经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兵以上。
曹操则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还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的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操与袁绍的优劣之后,他们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
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当时,袁绍势盛,领兵攻打曹操,曹军诸将认为兵力相差五倍之多,敌众我寡,难以抵挡。曹操却很有自信的说:“我知道袁绍这个人,志向远大而智慧短见,表面严厉却胆子很小,忌妒才能之士却少威严,兵多却权责划清明,将领骄傲而政令不一;所以袁绍是送礼物来了,他的粮食淄重,兵马土地,都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
郭嘉列举过袁绍与曹操之间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