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新疆和陕西的,二者之间的甘肃,确实被严重忽略了。当然,经略新拓之地,需要占用大量资源,此多难免彼少,平衡不易保持,也是原因之一。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左宗棠指出,董志原“地居秦陇要膂,形势之重,自古已然”,可是,行政上,董志原却长期由安化、宁州、镇原三州县分辖,不但事权不一,而且因为同时处于三州县的边缘地带,自然而然,同为三州县所忽视。事实上,变成了一个“三不管”地带。
左宗棠说,董志原“向未设官吏,钱粮词讼,一切经理乏人,民多不便,政教不行,奸宄藏匿,关系非小。”
因此,他奏请朝廷,在安化县的建制内,增设县丞一名,名“董志县丞”,并定位“繁要之缺”,专门负责管理董志原。
同时,请在董志原增设乡学训导一名,并将安化县原设学额十五名增至十八名,新增的三名,明文规定,归董志原所有,“俾资教化”。
第五,禁罂粟,倡棉桑。
关陇一带土地贫瘠,为补生计,民众素有种植罂粟的陋习。而既种罂粟,就不会不吸食鸦片。种植罂粟、吸食鸦片,既是关陇贫困之因,又是致衰、致乱之源。